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
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马列主义教研室,1991年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部,2012年改为人文艺术传播学院,2013年调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,2024年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。
学院组织机构健全,下设综合办公室、教学科研科、2 个党支部、分工会以及6个教研室。这6个教研室分别承担着不同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任务,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形势与政策。
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思政教师队伍。现有教师48人,其中专任思政课教师45人。在专任思政课教师中,有教授3人、副教授9人、讲师及以下33人;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,在读博士6人,硕士学位教师38人。此外,学院还聘请了2位客座教授,2位教师被聘为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员,多位教师荣获校优秀教师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,不仅承担着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,还负责医学社会学、卫生法学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医学生通识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
近年来,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成果丰硕,获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大赛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;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》获批省研究生精品课程(线下优质课程);《行走的思政课:在太行山上》《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院史馆育人作用开发》获批2025年度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;“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・新青年建功新时代” 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优秀奖;教师获批省市教学科研课题40余项,出版著作4部。
学院始终坚持“马院姓马,在马言马”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,致力于打造“红医星火”品牌。以思政课教师和“青马工程”“马克思主义研习社”学生骨干为“理论火种”,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医学职业精神传播到校园内外,浸润人心。同时,学院通过理论宣讲、学术讲座等方式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一线,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,2名教师被市委统战部聘为兼职讲师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。